時間:2024-01-17來源:企業管理智庫
帶著這樣的強大心靈不斷前進時,我們逐漸就能看到以前完全無法看到的前進道路,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種種線索,曾經看起來遠在天邊的成功,不知不覺間就變得唾手可得。
——稻盛和夫
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。關鍵在于,當遭遇前所未見、如同絕壁一般的巨大障礙時,在那一瞬間,能不能對自己說“一定能跨越”,并走出第一步;敢不敢想“是我的話,一定能攀登”。
這時候,只要有這么一點點躊躇和猶豫,腿腳就會癱軟,導致無法攀登。即使過后拼命給自己打氣,也只能是馬后炮了。就這一步之差,命運就迥然不同。
所以,首先要堅定地相信自己“能行”,相信光明的未來必定到來。同時,迎頭碰擊困難這一壁障,不氣餒,不放棄,正面對抗。
帶著這樣的強大心靈不斷前進時,我們逐漸就能看到以前完全無法看到的前進道路,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種種線索,曾經看起來遠在天邊的成功,不知不覺間就變得唾手可得。
在京瓷的創業期,我為了開拓新客戶,帶著部下到處闖,去各家企業做上門銷售。然而,沒有實績、沒有信譽、沒有名氣的小企業,去拜訪客戶,十有八九要吃閉門羹。盡管如此,我也決不放棄,不斷低頭懇求,想盡辦法與對方見面。
雖然見了面,但對方往往會毫不留情地拒絕我們。反復遭遇這種情景,同行的年輕員工不免意氣消沉,有時還因太過委屈而落淚。這種時候,為了鼓勵部下,也為了振奮自己,我會這樣激勵他們:
一兩次碰壁就打退堂鼓,那怎么行?不管看起來眼前矗立的壁障有多高,首先要想‘一定能跨越’。
如果用手觸摸一下,搞不好就會發現這個壁壘不是石頭砌成的,而是紙糊的。如果是紙糊的,戳破它就行了;如果是石頭做的,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。
不思考這些,說一聲‘做不到’就袖起手來,那只能說是怠惰了。
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。正因為情況困難,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開,一味向前,這時候,命運之門就會開啟。
不管面對多么困難的目標,都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參與者的熱情和能力,將“不可能”變為“可能”——這就是“愿望”所具有的力量。
所謂“愿望”,可以說就是在內心的畫布上描繪出的想法、愿景、夢想和希望等,可以說是心靈活動本身,亦能說是由心靈活動所產生的意圖或意志。
人的一切行動,都產生于“愿望”或者說“想法”,如果不“想”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。接下來,如果要讓心中描繪的“想法”變成現實,那么這種想法就不能僅僅停留在“如果變成這樣就好了”的含混狀態。
“無論如何非這樣不可!”必須從內心深處產生強烈的愿望,具備不可動搖的意志,不斷思考。不是這樣的話,愿望根本就不可能實現。
只要懷抱強烈的愿望,并讓這種愿望持續,那么,即使當時被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,最終也能變為現實。
如果設定了高目標,并且真的想要達成的話,就必須懷抱“無論如何非實現不可”的強烈愿望,必須懂得,這種愿望中,蘊含著成就事物的偉大力量。(轉自網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