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3-10-26來源:企業管理智庫
古話說:“人隨春好,春與人宜。”所有的一切,都會在春天慢慢變好。
萬物新生的春天,是最適合奮斗的季節。懷抱夢想,讓我們以全新的姿態啟航,好好拼搏、加倍努力。
本文節選了稻盛先生關于如何實現夢想的解讀和演講,供大家在“奮斗的季節”里能夠更加篤定地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:
1、珍視自己,一天一天、一瞬間一瞬間,極度認真地過好,你的人生即刻就會呈現燦爛的景象。
2、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,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。首先要明白“心不想,事不成”。
3、描繪遠大而美好的夢想,用一生來追求這樣的夢想。這就體現了人生的價值,人生也會因此幸福快樂。
4、眼睛可以眺望高空,雙腳卻必須踏在地上。夢想、愿望再大,現實卻是每天必須做好單純、甚至枯燥的工作。
5、為了讓自身能夠擁有杰出的人格,我們必須時刻注意保持正確的心態,毫不懈怠、不知疲倦地努力提高自身心性。
人生如戲,每個人都是自己戲中的主角。重要的是如何創作自己人生的劇本。
或許存在任由命運擺布的人生,但是通過塑造自己的心靈、改變自己的精神,人就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創作劇本,按照自己的理想扮演戲中的主角。
所謂人生,全在自己如何描繪。渾渾噩噩生活的人和認真對待生活的人,其劇本的內容截然不同。
珍視自己,一天一天、一瞬間一瞬間,極度認真地過好,你的人生即刻就會呈現燦爛的景象。
人生只此一次,倘若茫然無謂地度過,便是最大的浪費。在我看來,人類之所以會存在,正是由于天地自然和無垠宇宙的需要。
我們每個人能夠來到這世界,享受生命的奇跡,其絕非偶然。首先要相信“這個宇宙需要我們,我們的存在非常重要”。
從宇宙的規模來看,人之渺小,甚于塵芥。但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存在具有必然性,是被這個宇宙所認同的。由此可以推斷,我們的人生具有相應的價值。
人生是如此偉大、如此具有價值,倘若碌碌無為地虛度,豈不是最為嚴重的暴殄天物?
我認為,在這充滿意義的人生中,人的價值取決于每個人的認真程度。
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這樣的影像。
在北極圈的凍土帶,所有植物一起發芽。北極的夏天極為短暫,那些看似柔弱的花草,在稍瞬即逝的夏季拼命開花留種,為的是讓生命之水能夠迎接即將到來的嚴冬。
此情此景,讓我感受到了一種“生如夏花”的精神。
在日本亦是如此,每當春天來臨,殘雪消融,萬物復蘇,即便在巖石遍布的高山地帶,照樣能夠看到草木發芽、鮮花盛開的景象。
這些植物為了延續生命而留下種子,并且準備好度過下一個冬季。就連被人們稱為“草”的植物,也在每天認真頑強地生長。
我們肯定也見過這樣的景象。在非洲等地的大沙漠中,一年下雨的次數最多也就一兩次。
可一旦天降甘霖,沙漠中的植物便會立即發芽開花,然后在一兩周的短暫時間內留下種子,而種子則再次在炎熱的沙漠中頑強等待,直到下一場雨的來臨。
可見,在自然界中,所有生物都在認認真真地過好生命中的每分每秒。
因此,我們人類也不可虛度光陰,必須極度認真地面對生活。
在我看來,這是我們人類與宇宙神靈的契約,所以我才一直強調”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”。
世事難遂人愿——對于人生中發生的各種事情,我們無意中就會產生這種看法。
然而,正因為我們有“事不遂愿就是人生”的想法,才導致了“事不遂愿”的結果。因此,不如意的人生,就產生于你自己消極的想法。
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,許多成功哲學都這么強調。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,我把“心不喚物,物不至”作為自己堅定的信念。
就是說,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,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。首先要明白“心不想,事不成”。
換句話說,一個人心中描繪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,會如愿地在其人生中出現。
因此要想做成事情,首先要思考“要這樣、必須這樣”,這種愿望比誰都強烈,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,這比什么都重要。
要實現夢想,首先,必須懷抱“非實現不可”的強烈而持久的愿望。
不管什么課題,首先,“無論如何都要完滿實現”這個念頭,要在心中強烈地想象、描繪。
愿望純粹而強烈,日思夜想、苦思冥想、反反復復、念念不忘,那么,這種愿望就會滲透到潛意識。
一旦進入這種狀態,就會與平時有意識的理性思考不同,即使睡覺時,潛意識也會工作,發揮出強大的力量,讓愿望朝著實現的方向前進。
我想強調的是“懷有強烈而持久的愿望”。
換言之,要強烈且持續地念想“我想度過這樣的人生”“我想打造這樣的企業”。只有這么做,才能使愿望滲透至潛意識中。
所有的成功故事,幾乎都可以總結為四個字:心想事成。
在宗教中,也能找到與之殊途同歸的道理。比如佛教教義中有“萬物由心生,萬法由心造”之說。
該道理告誡我們:“如果自己陷入不幸,如果公司經營不順,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念想和思維所致。”
換言之,“強烈而持久的愿望必將實現”是一個普遍真理。
“是否使用潛意識”只是其過程中的一個環節,只要一心念想“無論如何都要實現”,就一定能心想事成。
不管前方將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,都不氣餒,不放棄,以“水滴石穿”的精神,誓要達成目標。這種純粹而堅定的信念,便是成功的秘訣。
現實很嚴峻,或許度過今天一天都很難。但是,就在這嚴峻的現實中,面對未來,能否描繪出夢想,將會決定我們的人生。
對于自己的人生和事業,“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人”“希望自己做成那樣的事”。
就是說,具備一個很大的夢想、樹立一個很高的目標,這點很重要。
京瓷從創業開始就提出:“首先是西京區第一,接著是京都第一,再接下來是日本第一、世界第一”。
不斷描繪這個夢想,并持續付出相應的努力,這才有了今天的京瓷。
描繪遠大而美好的夢想,用一生來追求這樣的夢想。這就體現了人生的價值,人生也會因此幸福快樂。
當京瓷還是街道工廠時,面對不滿百人的員工,我反復訴說“豪言壯志”——一定要把公司辦成世界第一的公司!在當時這或許是遙遠的夢想,但同時又是我心中懷抱的非實現不可的愿望。
但是,眼睛可以眺望高空,雙腳卻必須踏在地上。夢想、愿望再大,現實卻是每天必須做好單純、甚至枯燥的工作。
在昨天的基礎上前進一毫米、一厘米都要揮灑汗水,把橫亙在面前的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。
“每天重復這瑣碎的工作,成為世界第一要等到何年何月?”
夢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常令人煩躁不安。然而,人生就是“今天”的不斷積累,就是“現在”這一刻的不斷延續,如此而已。
此刻這一秒的積累就是一天,今天這一天的積累就是一周、一月、一年。當意識到的時候,我們已經登上了原以為高不可攀的山頂——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狀態。
即使你急功近利,明天也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來。到達你向往的目的地,沒有“一跨千里”即刻可到的捷徑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要實現遠大的理想,只能靠一步一步、一天一天踏實努力的積累。
然而,不錯過今天,認真工作就能看清明天,明天再認真工作就能看清后面的一周,一周認真工作,就能看清后面的一月……
就是說,即使你不去探索遙遠的將來,只要全神貫注于眼前的每一個瞬間,以前看不清楚的未來的景象就會自然地呈現在你的眼前。
像龜兔賽跑一樣,我自己就是這么一天一天踏踏實實走過來的。公司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壯大,我也走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。
與其莫名其妙為明天而煩惱,與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長遠的計劃,還不如全力過好今天這一天。這才是實現理想最切實的方法。
我相信,在這個宇宙中存在著一股令萬事萬物向善的“宇宙的意志”,如果我們將自己的心靈調整到與其相應的方向,再加上自身的勤奮努力,那么就必然能夠確保夢想的實現。
詹姆斯·埃倫在他的書《“原因”與“結果”的法則》中對于“提升心性”是這樣闡述的。
“人心猶如庭院。有人以智慧耕耘,有人任其自生自滅,但是不管怎樣這個庭院都會長出植物來。如果你在自心的庭院中沒有播撒下繁花芳草的種子,那么最終這個庭院將會雜草叢生。一個合格的園丁會在庭院里耕耘土地、去除雜草、播種花草并細心呵護。”
“我們如果想要獲得一個美好的人生,就必須整理好自心的庭院,掃除錯誤的雜念,播下純粹的正念,并時時予以認真的關照。”
埃倫所想要告訴世人的就是,為了讓人生變得更加美好,我們必須像在庭院中耕耘一般,去除“惡念”的雜草,播撒“善念”的種子,并認真進行培育看護。
“以智慧耕耘”的意思就是要基于理性,不斷告誡自己“保持正道”。
只要能夠如上面所說的去提升心性,那么我們被欲望俘虜、被嗔恨裹罩、被憤怒占據的心靈就會得到凈化,并盛開被稱作慈悲心和愛心的美麗“花朵”。
所謂的“提升心性”,乍看上去容易讓人誤以為這與事業和人生沒有太大關系。
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,事實上,事業的成就、人生的輝煌都是當事人心性的具體體現。
因此,不管是為了獲得幸福人生的生活方式,還是試圖創造輝煌業績的工作路徑事實上都并不是太復雜。
所以,為了讓自身能夠擁有杰出的人格,我們必須時刻注意保持正確的心態,毫不懈怠、不知疲倦地努力提高自身心性。
我相信,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矢志不渝地付出上述這樣的努力,才是實現夢想并且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的唯一方法。
不管年紀多大,我們仍要訴說夢想,描繪未來光明的前景。無夢之人不會有創造和成功,他的人格也無從成長。
因為人格只有在描繪夢想、持續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煉。從這個意義上,我想強調,夢想和愿望就是人生起飛的跳板。(轉自網絡)
上一篇:稻盛和夫:自己的道路自己開拓